說到酒,你的第一反應會想起來什么酒?白酒、紅酒、雞尾酒還是黃酒?
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酒大概就是白酒和黃酒了吧,古時候的人喝的最多的酒就是黃酒而不是白酒了。現在的白酒在古代也是叫做燒酒,而不是真正的白酒。那些喝酒之后流出千年佳話,都是喝了黃酒之后,所以說黃酒就是中華文化的一種見證。
那么同樣都是酒,為什么已經流傳千年的黃酒,銷量卻遠遠不如白酒呢?
第一:屬性不同
白酒和黃酒的屬性不一樣,白酒屬于度數比較高,而且喝起來很容易就會醉。
黃酒比起白酒來說更加的溫和,度數也沒有那么高,平時幾個人閑著沒事坐著可以來兩壺黃酒邊喝邊聊,是非常不錯的選擇。要是遇到了很多正式的場合和酒席,喝黃酒的機會就比較少了,一般情況下我們用的都是白酒,很多還是高度的白酒。
第二:工藝不同
黃酒的釀造工藝是比較獨特的,必須需要純糧釀造。但是因為上世紀我們國家糧食比較匱乏,所以要首先解決溫飽的問題,而不是用來釀酒。
白酒的釀造工藝根據每一種香型的不同,也會是不同的工藝,每種香型的白酒所需要的原料都不同。這些年因為釀造工藝的不斷精進,白酒的出酒率也是逐漸上漲,也能夠及時的滿足我們生活的需求在,這樣黃酒也就慢慢的淡出人們的視線了。
第三:定位不清晰
對于市場的定位不夠清楚,那就很容易失去市場,酒也是這樣的。
現在說到啤酒,大家就會想起夏天的傍晚,大家坐在燒烤攤吃著燒烤啤酒吹著晚風。說到白酒,大家就會想到參加酒席或者是應酬的時候。但是說到黃酒大家會想起什么?有的人會想起廚房,有的人甚至都不會有什么印象。
這就是黃酒對于自己的定位,再加上黃酒也沒有什么特別出名的品牌,所以這個曾經風靡幾千年的黃酒,現在也已經逐漸變成小眾酒了。
現在也不是沒有人喝黃酒,就是浙江紹興一帶的人比較喜歡喝。不過出了這里,喝的人就幾乎沒有了。
現在人的口味是變化的很快的,之前幾年流行喝清香酒,這幾年開始,醬香熱度一直居高不下,很多人都已經開始轉戰醬酒了。
醬香酒的品牌也是非常多的,我們在挑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,醬香酒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的。要是想喝好醬酒,就可以認準品牌,就像下面這2款醬酒,就是不錯的選擇。
北大倉
作為一款東北的醬酒,和南方的醬酒也是有所不同的。
北大倉醬酒的原料來自東北肥沃的黑土地,最好的土地種出了最好的糧食,這樣才可以釀造出好的醬酒。
這款酒在東北酒友心目中也是非常喜歡的,畢竟這是當地的酒。
國康1935
國康1935是一款正宗的南方醬酒,來自貴州,這里一直都是以醬酒出名。
這款酒的口碑也是不錯,性價比很高,當地很多人都喜歡拿它當做口糧酒。
此酒出自前茅臺酒廠的范應華老師之手,范老師的釀酒技藝精湛高超,在茅臺的時候就非常的敬業。如今在國康酒廠也是堅持自己一貫認真的態度,嚴謹的對待每一批酒。
這款酒采用的就是當地的優質紅高粱,再加上6年基酒 10年老酒的釀造方式,最終才得到這瓶國康1935。
開瓶之后,醬香濃郁,喝入口中更是可以感受到茅香味道十足,酒體香醇無比,仔細品嘗還會有淡淡的果香摻雜其中,非常好喝。
好了,今天的文章“同樣都是已經流傳千年酒,為何黃酒的銷量卻遠遠趕不上白酒呢?”就到這里了,有什么問題歡迎大家一塊留言討論。